巴中三农新闻网

主页
宣传巴中(三农)正能量

我的教育故事—播撒关爱 收获希望

更新时间:2024-07-22 17:35:26点击:

习总书记倡导我们,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在通向教育的圣殿里,唯有爱如雨露一般,滋润着这圣殿里的每一个灵魂。

转瞬间,我已耕耘教坛九个春秋。五年的时间,我扎根于农村,将知识的种子播撒了在学生们的心田;四年的时间,我转战县城,继续以满腔热情,为学生们描绘未来的蓝图。作为一名小学科任教师及班主任,我在不断播种智慧的期间,收获了来自孩子及家长给予的无限希望,也正是这九年间的点滴让我从未后悔走上教坛,甚至就连现在伏案写作之时,回想起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仍然感到心潮澎湃。

1233.jpg

小小鸡蛋带来的大大转变

毕业后,我备考来到了平昌县某乡镇学校,我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这里的天空很蓝,孩子们调皮又纯真,每当家访时,家长们总是以满怀热情的状态招待老师。正是在这个平平凡凡的村庄里,我用小小的鸡蛋收获了教育的希望。

我带的第一个班级是留守儿童居多的超级大班,刚进这个班级,一个名叫小杰的孩子吸引了我。他的衣服总是不经意间挂出个洞,第二天又穿着那件干干净净的、挂了洞却又补好了的衣服来学校。那几天,我对小杰的家庭充满了好奇。后来,听同事说,小杰的家庭确实比不上普通孩子的家庭,小杰的哥哥长期患有疾病,父母出去打工了,爷爷则是朴实的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辛勤劳作来维持生计。小杰却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在我的科学课堂上捣乱,让我头疼不已......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需要用智慧与爱心去打磨。儿童心理学中说,这类孩子往往会由于不被重视或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而做出引人注意的事。经过与他的沟通,从他的话语间发现确实如书上所说。于是,我开始用反向操作来“感化”这块璞玉。那段时间,我尝试换了教学策略,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实验成为了我们课堂的“主角”。在实验中,我总会刻意鼓励小杰参与进来,让他亲手操作、观察、记录。就这样,我成功地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尽管,小杰如之前一样依然调皮捣蛋,上课总是故意用凳子发出声响、摇头晃脑。但我每天下课都会忍住批评来关心小杰上课听得怎么样?有没有不懂的实验问题拿出来给老师看看?就这样,小杰的小动作们有了收敛,成绩也果然有了提升。

一天,小杰的爷爷找到我,手里提着一小袋鸡蛋,满脸愧疚地说:“老师,我们家都知道小杰不太听话,这次成绩反而进步了,肯定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我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家里的散养鸡自己下的蛋,平时拿来卖的,这次刻意攒了点,您拿着!”我看着这袋鸡蛋,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这可能是这位佝偻着背的老人一直舍不得吃的东西,也是他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但我也明白,帮助学生提升成绩是自己最基本的责任,我不能收下这些鸡蛋。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第二天,我煮了一个鸡蛋带给小杰,表扬他前一天上课没有做小动作;第三天,我煮了一个鸡蛋带来小杰,表扬他上科学课勇于回答问题;第四天,我煮了一个鸡蛋带给小杰,表扬他下课时帮助同学挪了凳子......就这样,我每天早上都会为小杰煮一个鸡蛋,并针对他好的行为来鼓励他。有一天,我受到了小杰写的纸条:“老师,我觉得您不像老师,更像我的妈妈。我会好好学习的。”一瞬间,我觉得我向小杰播散的智慧种子发芽了。小杰长大了,他的小动作仿佛一时间全都消失了,课上回答问题比其他同学更加积极、参与集体劳动时比其他同学做的更多、上自习课再也不用课代表的监督......

可见,小小鸡蛋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它不仅让小杰变得更加懂事、上进了,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用心、用智慧去教育每一个孩子,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内心,使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绽放着教育的芬芳与希望。

1234.jpg

转战不转心,继续用智慧收获希望

从教第六年,我转战县城教学,在这里,我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孩子们斗智斗勇。但我深知,若想成为一名“四有”教师,我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需要秉持教育家精神用智慧来育人。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聪明伶俐,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我观察到她常常独自一人,也不愿与主动与他人合作参与科学实验,便主动找她谈心。我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鼓励她勇敢地去结交更多的朋友,积极合作。在我的引导下,小红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她开始主动参与同学们好奇的实验项目,看到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深感欣慰。

科学实验室的工作正在继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自己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播种智慧,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收获更多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何润)





【责编:苟永平】